宋 苏泂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
中医认为,按照节气养生来讲,“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起居养生
①坚持早睡早起
暑后入秋,燥热耗气伤阴
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
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
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最好比平常多睡1个小时,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图源网络)
②通风透气 保护脐部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这时候应确保室内通风
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需要注意的是,初秋虽然不冷
但是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所以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
注意胃部、肚脐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图源网络)
饮食养生
①补充水分 补充维生素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少雨
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多吃新鲜水果、青菜
比如每天吃一个香蕉、一个西红柿
既可补充维生素又可补充钾离子
(图源网络)
②多食清热安神食物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明显
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
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疾病
此时最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
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
可以多吃一些豆类食物
如红豆、黑豆之类的,可以帮助除湿
(图源网络)
运动养生
进行轻缓运动
处暑节气运动不宜太过
应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
避免大量出汗
伤及阳气和损伤筋骨
如慢跑、登高、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
(图源网络)
精神养生
要心神静宁
处暑时节天气多变,也很易引发情绪变化
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
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
要力争做到心神静宁,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
(图源网络)
处暑时节,午间热,晚间凉
金盘·世界城温馨提醒您
小心“秋老虎”,注意增减衣服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
是出游赏景的好时机
邂逅浪漫初秋的美好